“盛家嫂子,是我不好,没教好文兰。”她说完转身训斥女儿,“还不快些跟阿糯赔个不是。”
&esp;&esp;崔文兰当然不会跟沈糯道歉,哭着跑开了。
&esp;&esp;姚庄清回头跟沈糯赔了声不是,这才去追自己女儿。
&esp;&esp;程氏也被盛家人扶上马车,回了盛家。
&esp;&esp;大家见没热闹可瞧,也都散了。
&esp;&esp;沈糯回药房把门窗全部打开,又把炭盆端到别的屋子去,先让药房里面的味全部撒开,还喷洒了些药水在药房地面上。
&esp;&esp;至于被她放在墙角的夜壶,她跟沈母说了声,用粗布盖着夜壶,端去山脚下,挖了个坑,把东西倒进去埋上了。
&esp;&esp;看着微微隆起的小土包,沈糯喃喃道:“希望你以后能托生去个好人家,享荣华富贵,得亲人之爱,不用再经历这样的苦难。”
&esp;&esp;她说完,双掌合十,念了七七四十九道往生咒。
&esp;&esp;她在仙虚界,若是碰见死去的人或者病死的人,也都会为他们念上往生咒。
&esp;&esp;念完往生咒,沈糯才回了沈家。
&esp;&esp;药房的味道已经散的差不多。
&esp;&esp;…………
&esp;&esp;经历过程氏的事情,村里的人都沈糯的医术信服起来。
&esp;&esp;都知她是真本事,不是靠运气。
&esp;&esp;原本村民们也好奇为何沈糯医术如此了得,要知道沈糯才十五,沈大伯行医十几载医术都没侄女的高。
&esp;&esp;还是曹氏到处跟人说,“我们当家的都说了,阿糯在学医方面有天赋,沈家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医术,我们当家的有些都看不懂,太深奥,但阿糯看一遍就懂,还理解的很透彻,所以阿糯医术了得。”
&esp;&esp;村民们慢慢就懂了,原来阿糯是个学医的天才,那就什么都说得通了。
&esp;&esp;自此,大家不在疑惑,反倒有甚不舒服的地方就去找沈糯。
&esp;&esp;沈糯跟沈大伯诊金差不多,都是收个医药费,有时候抓点药才几文,十几文钱的。
&esp;&esp;目前也就水云村的村民来找沈糯治点小病症。
&esp;&esp;生病的人不多,一天也就两三个,有时候一整天也没一个病人,沈糯清闲时就配各种药丸。
&esp;&esp;给米潇月配的益气丸也都配好了,益气丸的大小只有小拇指盖差不多,一日服用两颗,这是一个月的量,用白瓷瓶装好。
&esp;&esp;沈糯抽空去了大伯家中一趟,让沈林再去盘临镇时,把这益气丸带给米家少夫人。
&esp;&esp;沈林道:“阿糯放心,明日我就帮你把东西带去米家。”
&esp;&esp;次日,沈林去镇上做活时,把东西带去米家。
&esp;&esp;米家门房早就得了主子的令,知晓要是沈家小娘子送东西来,就把人请进去。
&esp;&esp;门房把沈林请了进去,又去通报给主子。
&esp;&esp;沈林是男客,门房自然是通报的米老爷。
&esp;&esp;米德财得知是给女儿送东西的,就过去偏厅见人,见到沈林,他也是有些印象的,以前见沈林来接过沈家小娘子,知晓他是沈小娘子的堂兄。
&esp;&esp;沈林把益气丸交给米德财,“这是舍妹让我带给米少夫人的益气丸,说是一日服用两粒。”
&esp;&esp;米德财接过白瓷瓶,跟沈林道了谢。
&esp;&esp;又跟沈林聊了两句,得知他是因弥山封山,不能进山打猎,所以才会在镇上找活做。
&esp;&esp;沈林每天没有固定的活计,都是帮过往商队卸货。
&esp;&esp;知道沈林没有正经活计,米德财道:“我在镇上的米铺缺个跑腿跟卸货的活计,沈小弟要是不嫌弃,可以到开春之前,都在我的米铺上帮忙,一个月二两银子,不过有些累,要经常卸货。”
&esp;&esp;“沈某自是愿意,多谢米老爷。”
&esp;&esp;沈林没拒绝,二两银子算是比较多的。
&esp;&esp;他在商队帮忙卸货,一个月就也几百文钱而已。
&esp;&esp;米老爷应该也是看在阿糯份上才给这般高的工钱,待去了米铺,他定会勤快起来的。
&esp;&esp;米德财又道:“再过些日子就要下大雪,你进镇肯定是不方便,路上还危险,我米铺都是管吃管住,你回去同家人商量下,这过年之前都先住在我